(三)认为“教师是引导者”就是“满堂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师是引导者”,想尽办法构建引导的课堂,因此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认为这样就体现了教师是一位引导者,致使每堂课出现了一系列价值不高或无价值的提问。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圆片,你们能将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三份吗?
生:不能.
师:能不能将一个圆片折叠成三份呢?
生:不能.
师:这样,你们会折吗?(老师边问边折)
生:我会折.(学生折叠)
师:折得很好!你们觉得沿着折痕剪开,是不是将圆片分成三份呢?
生:是的。
反思:如果教师的提问就是将“知不知”、“是不是”、“能不能”、“对不对”、“好不好”、“怎么样”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课堂教学变成废话连篇的问答,将大大降低知识的智力价值,把“引导者”庸俗化为“满堂问”,表面上师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法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乖乖“就范”,才算罢休。当然,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但只有有价值的提问才可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思文,实现有效的引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1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