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的教育观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形之中家庭的教育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番话,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早期教育在一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在实习过程中,我对我们班的后进生家庭情况进行了简单了解,无意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家长都外出打工,平日里的生活起居由爷爷奶奶照顾,除了在校的学习外根本没有人督促他们课外的学习。而在和父母短暂的假期相处中,父母几乎百般宠爱很少真正的关心他们的学业,这些都导致他们对学习无意识的忽视。在和其中一位同学谈话过程中我还惊奇的发现了一种父母观念。以下是我们的谈话内容:
学生:老师,你上大学毕业了吗?
我:没有,我是来实习的。
学生:老师,你们实习校长给你们发多少钱的工资啊?
我:没多少,主要是来学习的。
学生:老师,那你们大学毕业以后工资高吗?
我:一般吧,也就两三千。
学生:那么少的工资,你说上大学有什么好的?
我:……
学生:我爸已经说了,上了大学又能怎样工资也不高,以后也不能养家。倒不如早早的下学学门手艺,只要能挣钱不上学照样过的好。
……
通过以上的谈话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家庭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多么重要,父母对待教育的看法直接的关系着孩子的学习态度。在家庭的教育过程中,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尚不成熟,家长所给他们传递的信息,往往可以决定他们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后进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家长对待教育不正确的看法,从而导致自身产生错误观念。
(二)学校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踏入学校,几乎生活中的80%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可想而知学校的教育对于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因为自身的差异,而导致学习方面不同程度的表现。作为学校的教育者,我们本来应该抱着一视同仁的看法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校太过看重升学率,教师太过看重成绩,由此学生就逐渐的被分成‘三751九等’。经常可以听到老师这样的评价:你都不知道我们班的谁谁谁真笨,上到现在连乘法口诀都不会;我们班的孩子真是孺子不可教也,这道题我都讲了几百遍了考试还是不会;久而久之,有些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变本加厉:只要他在课堂上不影响我上课,他爱干嘛干嘛。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后进生本来对待学习的热情就不太高,又往往在多数情况下会受到老师的这种“特殊待遇”,他们怎能好好面对学习。
(三)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学习观念
社会是个大染缸,你传输给孩子怎样的思想,他就能接受怎样的思想。相对于学校的教育思想传播,孩子们更愿意与社会接触。因为在社会的这个生活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加的自由,很少接受外界的压力,更加随心所欲。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们倾向于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下进入学习的状态。社会学习不同于课堂学习,它是以对环境的直接观察为主要特点的。青少年由于好奇、幼稚,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唆使,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不良行为。[5]在实习中,我也曾对后进生对于上学的看法进行过了解,在和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我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后进生一般不喜欢学校,有的即使来到学校也只是混日子,他们认为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多数情况下自己听不懂,还时常受到老师的训斥。而放学后他们则会变成最活跃的积极分子,他们说,没有任何的压力,也不会得到任何的不满,他们更喜欢这种感觉。很多学生厌烦于家长的束缚和学校教师带来的学习压力,而转向迷恋网吧,迷恋网络游戏,慢慢的加重对学校的厌恶,以至于脱离学校的学习群体,更有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小学后进生归因与转化(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3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