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扬州文化的导入(3)

时间:2020-07-28 21:30来源:毕业论文
扬州地区,地方区域文化中的特色介绍。概括的讲,扬州的地域文化可以分三个层次、三种形态说明。赵昌智先生曾在2003年的《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

扬州地区,地方区域文化中的特色介绍。概括的讲,扬州的地域文化可以分三个层次、三种形态说明。赵昌智先生曾在2003年的《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试论扬州文化的特点(上)》指出扬州文化大体即分出:物质形态,如扬州的建筑、扬州园林和扬州街巷等;文艺形态,如扬州戏剧、扬州书画和扬州工艺等;观念形态,如人文精神和民俗风情等。三个层次,即学术、艺术和技术。同时赵先生又指出像扬州这样差不多每个门类都能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的城市,在全国来说,为数不多。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扬州文化的具体内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扬州文化,本文认为首先是扬州话。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在扬州方言内部又以市区的广陵区为中心。“狭义上的‘扬州话’一般是指扬州城区方言,扬州郊区又称之‘街上话’。广义上的扬州话还包括邗江、江都大部地区以及仪征东部、高邮、宝应、淮安市区、淮安楚州、淮安金湖、盐城、建湖的方言,以及安徽的天长市,俗称‘大扬州话’。语音方面,扬州话有十七个声母,包括零声母,有四十六个韵母,包括舒声韵三十三个,促声韵十三个。扬州话有五个单字调,轻声在外,具有南北过渡地带特征。”[4](P58)

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如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剧等,蕴含着传统扬州人说话的语气和心态,反映了扬州人民长久以来的风俗人情,这些宝贵的地方特色文化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汉语老师可以将文化课的课堂搬离学校,把学生带到传统的戏班子或者是剧院戏场以及普通百姓中,使同学们在接受扬州文化熏陶的同时还可以与当地艺人、居民,进行适量汉语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多听扬州方言,正确理解扬州方言,这样可以帮助留学生们尽快熟悉扬州的风俗人情、地域习惯,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了解扬州文化。

其次是扬州美食。扬州菜隶属全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系。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交汇的地域,长期以来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其腹地又是鱼米之乡,物产丰盛。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得扬州在历史上曾是繁荣一时的商业中心,当地的烹调技艺也因此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风菜——扬州菜。汉初的大赋作家枚乘,在《七发》中谈到美食部分,可以算作是最早的一份淮扬菜单。到了隋唐时代,随着京杭运河的开凿,“扬一益二”盛名远传,扬州逐渐发展成为当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饮食享乐之风开始盛行,淮扬菜进入到了它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再到明清时期,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早已经完全南移,扬州凭借着其在全国水路交通中重要枢纽的位置,再次兴盛,各路富商集聚,特别是那些富可敌国的大盐商,此时的扬州,被外界认为绝对的消费享受型城市,扬州的吃文化又一次攀上了发展的新高度。“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两句话其实是对扬州人闲适生活态度的一种描述。民以食为天,扬州不仅有最经典的淮扬菜老字号,比如说“镇扬三头(整猪头、狮子头和鲢鱼头)”、“镇江三鲜(鲥鱼、刀鱼和鮰鱼)”、“淮安长鱼席”等,也有传统的扬州菜如“大煮干丝”、“扬州炒饭”等,百年老店扬州三春——富春、冶春、共和春,如今算得上是扬州老百姓最常去的馆子。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介绍扬州饮食,既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降低难度,同时也能在教学中体现乐趣,增加文化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扬州文化的导入(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70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