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当前二类本科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尤为如此。我国一直处于大学扩招阶段,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却跟不上扩招的数额,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政府相关部门想方设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机会和条件,但是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举步维艰。在世界各国中都有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特别当经济出现不景气的时候,消费和出口严重不足的影响下,企业因为订单的减少而开工不足,不得不大量裁员以降低生产成本,导致一批学历和技能比较低的员工面临失业。对大量刚从大学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应届大学生来说,其就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根据南开大学课题组2008年12月中旬向当地14所学校的2009届本科毕业生发放的抽样调查问卷显示,重点大学中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最高,“已签约”与“未签约”的学生达到了计划就业学生的35.29%,“二类本科”和“三类本科”则分别是12.70%和20.98%,二类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反而不及三类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就业人数比例43.5%,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的就业形势只有用“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这句话才能描述。而在全部的毕业生中,二类本科院校毕业生人数最多,占全部毕业生的人数比是38.5%,加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二类本科大学生的歧视,二类本科大学生就业压力自然最大。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 二类本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1】就业力包含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等。【2】
二类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就业力。由于二类本科院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学校教育的培养质量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二类本科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3.2 非认知技能缺乏
认知技能,我国大部分教育与心理方面的教科书和词典中都将认知技能(智力技能)解释为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因素,其中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成分。如观察、记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技能以及阅读、写作、计算等技能。
非认知技能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在组织或社会群体中与人相处和共事的隐含知识训练,是指个体的社会性技能和其他一些决定成功与否的能力。主要包括情感、意志、动机、意愿等,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只是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近几年来,面临就业的压力加大,二类本科高校学生由于理论创新和知识创造水平低于一类本科高校的学生,而其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又不及高职专科院校的学生,二类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培养,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二类本科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非认知技能的培养。 二类本科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