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思文沉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从不主动探索。二是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只是机械的记忆,从不对其进行精细加工,引起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脑袋中的知识。三是学生对于教师所安排的作业只是应付,从不思考通过作业能够得到什么。
3.行为沉默。所谓行为沉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既不动口,也不动手,只是看看,最多在脑子里简单过一遍,或者在课堂上从事的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大学生课堂行为沉默主要表现有:一是课堂玩手机。二是课堂睡觉。三是课堂上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或者做其他课程的作业。[2]
(二)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危害
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中国各种人才的培养基地,对于中国人才战略拥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努力学习到一定的专业技能,不仅有利于自己将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拥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沉默”的课堂从学校、国家层面上来看都是十分有害的。
从学校层面上看,大学生在课堂上表象的日趋“沉默”,这就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沉默”的课堂,面对学生的“情感沉默”,他传授知识的激情会在学生的“麻木不仁”中慢慢消磨殆尽,教师不能够很好的讲出自己准备的知识,藏在教师身后那些需要扩展的知识更不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学生,如果一节课下来,只是在睡觉或者玩手机,看小说中度过,他怎么能够学到一丁点的知识,即使学生上课听了教师所讲的知识,但是在思文、行为上保持沉默,那么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课后他也不会去进行消化,这样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到知识。
从国家层面上看,大学课堂正是大学生获得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同时大学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今大学课堂日趋“沉默”,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人才培养,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一种障碍,长此下去,中国的人才规格肯定会越来越低, 很多岗位肯定也会大量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改变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调查
在我所做的对于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问卷中,针对220名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做了调查,其中得出的结果如下:
表1 课堂回答问题次数
公修课回答问题次数 选修课回答问题次数 专业课回答问题次数
次数 百分比 次数 百分比 次数 百分比
从不 110 55% 150 75% 50 25%
不超过15次 80 40% 40 20% 130 65%
几乎每节课 0 0% 0 0% 0 0%
其他 10 5% 10 5% 20 10%
合计 200 100% 200 100% 100 100%
从中可以分析出有55%的学生在公修课课堂从不回答问题,在选修课课堂75%以上的学生从不回答问题,最令人担忧的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从不回答问题学生的比例竟然高达25%,65%的同学回答次数也不超过15次,每节课都会回答问题的比例竟然是0。 大学生课堂沉默问题及其应对策略(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