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照明引起的散热量。
(5) 设备散发的热量。
2.1.2以办公室5401冷负荷计算为例:
由于外墙、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冷负荷系数法):
Q = Ko·Fo·[(tlo- t dl)·Ca·Cp-tn] (2.1)
式中:
Ko——传热系数,W/(m2·℃)
Fo——外墙和屋顶的面积,m2
Tlo——墙体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l——修正系数,围护结构的地点,℃
Ca——外表面放热系数的修正值
Cp——围护结构外面表面的太阳日射吸收系数的修正值
Tn——室内设计温度,℃
内围护结构: Q = K · F · (tls–tn),tls= tw.pj +△tls (2.2)
式中:
K——内部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tn——室内设计温度,℃
Tw.pj——建筑设计的地点的日平均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tls——相邻邻室的计算出来的平均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的差值,℃
人体冷、湿负荷 Qr= Qs·CCL + Qq ; Qs = n·Cr·q1 ,Qq = n·Cr·q2 (2.3)
式中:
Qr——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Qs·CCL——显热冷负荷,W
CCL——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Qq——潜热冷负荷,W
q1——不同室温下和不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的显热量,W
n——空调房间内的人数,人
Cr——群集系数
q2——每个人散发的潜热量,W
湿负荷:Wr = n·Cr·w (2.4)
式中:
Wr——人体的散湿量,g/h
Cr——群集系数
n ——空调房间内的人数,人
w——每个人的散湿量,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