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市场供需不平衡
随着近些年高校一直在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呈持续增长趋势。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而另一方面,面向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却没有明显增加,一些企业反而缩减了招聘计划,此外,大量民营企业的倒闭也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下岗赋闲的人员数目仍然居高不下,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也不断加大,全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呈现出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
2.就业环境不公平
只要提起“就业不公”的话题,几乎每个毕业生都能有话说,几乎每个求职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求职不公,各种就业不公平正在不断扩大。
“找工作什么最重要,毕业院校,还是所学专业?都不是,只要有关系,只要关系足够硬,这些都不是问题”,“找工作就是社会资源的大比拼”,这些基本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共识,“社会关系”影响下的就业不公导致企业与应聘人员之间的信任度下降,社会矛盾日益扩大,社会风气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同时,用人单位性别歧视问题比较严重。2011年,杭州市妇联针对去年应届毕业的女大学本科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数据显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女生就业的机会仅占男生的87.7%,比男生低9%,这还是女生的首次就业率。[1]很多企业甚至直接表示该岗位只招聘男生,导致一些成绩、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生仍然找不到工作。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女性的劳动生产率要低于男性,体力和精力也不如男性旺盛,一些需要体力的工作女性难以胜任,执行能力没有男性强,不够果断。此外,女大学生毕业后很快就会面临婚姻和生育的问题。很多企业在面试过程中就会询问女大学生相关的问题,用人单位考虑到婚姻和生育问题很有可能使女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职业生涯就被迫中断,而她原本的工作岗位就需要有人来接替,用人单位不得不再一次的从劳动力市场招人,不仅要付出额外的招聘成本,也耗费了人力和时间。由于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企业在招聘已婚已孕的女性时也有了顾虑。所谓“单独二胎”政策就是指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就可以生育第二胎。原来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才允许生二胎的政策一被放宽,就有不少夫妻计划生二胎,这就导致用人单位不得不调整工作方案和人员配置,并且由于法律规定不得开除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单位不但不能开除他们,工资和福利都必须照常发放,女性在怀孕哺乳期间的工作必须找人来代替,导致用人成本增加,于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们又会因为未来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找工作更加困难。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面对众多的应聘者,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专业、毕业院校、户籍区域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歧视性要求,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求职,直接影响了就业公平。在就业面前,只要不是从求职者的个人能力方面或者不是以与岗位的匹配度的标准来招聘员工,任何限制性要求都应该算是就业不公。
3.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对于自己的身份、收入、职业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现实与期望值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增加了就业的不确定性。[2]此外,一些大学生上大学的目标就是通过知识与学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极力避免进入体力劳动阶层。但由于大学教育的不完善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大学生往往在拿到文凭后发现,自己依旧进入了体力劳动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