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新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的合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虽然是政府职责,但公共服务却不能完全让政府包揽。实践证明,政府完全包揽来提供公共服务,不仅不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难以满足公民自身多样化深层次的需求,而且容易使政府官员在行政过程中产生腐败。因此,我们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过程中,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合作,通过政府实行购买的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公共设施供给方式的层次化与多样化,让社会各个组织和阶层参与到公共服务建设中来,发挥较好的作用。
(四)以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例如,在“十一五”期间,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同时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及助学制度,为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等。我国大部分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4]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10年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地方公共服务建设,致力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公正、公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1.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一方面用发展促公平,从而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升学率。另一方面则以资源配置促进公平公正,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及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最后则是通过完善资助来促进公平公正。国家资助制度更加完善,覆盖面更广、比例更大、标准更高,确保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或辍学。[5]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开展。2008年,出台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
3.社会基础保障工作全面展开。纵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10年进程,我们在基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逐步健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社会保障标准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不断加快基础住房建设进程。2011年国务院出台相关基础住房建设的指导意见后,地方政府开始逐渐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不断提高基础住房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开创了一套完善的基础住房管理体制。全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6]
二、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平衡,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而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根本原因就是政府改革不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地方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公共服务职能缺位,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不公平等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地方政府存在公共服务职能“缺位”。
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于地方政府以及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却没有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公共服务缺失的情况。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公共教育、卫生、公用事业服务等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公民的基本需要。在我国,地方政府把更多的财力放到了经济的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提升政府绩效上,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进行新型城市化建设,用于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上的较少因此对社会基本保障及公共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从而使得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严重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