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28
1 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同时,本章还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动态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
1.1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为了适应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生产的主导方式,其高柔性、高效率和低成本也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企业生产浪费严重,无效劳动较多,不合格品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恶性循环。 通过实地调研五家企业发现,企业往往不能仅凭经验性的理论分析和改善就能达到预期目标。 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流水线的实际生产过程来研究生产流水线平衡与优化问题。在仿真技术的帮助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发现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实现改善生产线的目的。仿真技术以其方便快捷、经济成本低和可预测性强的特点逐渐成为研究流水线平衡与优化问题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劳动工人需求层次由生理和安全需求过渡为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以往只注重生产效率的生产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工人的更高层次需求。针对生产管理系统中工人体力疲劳和心智负荷普遍较高而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企业经济效益受损的现象,企业管理者也开始意识到以往把工人当作“机器”的生产方式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样,在利用仿真技术研究流水线平衡与优化问题时,通常也忽略了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工人的心智负荷上升、工作效率下降的影响机制,不能真实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容易出现“仿真陷阱”,从而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在研究流水线平衡与优化问题时,考虑工人的心智负荷会使仿真结果更加科学准确,相应的改善优化方案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实验室模拟有助于更加直观的发现企业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和企业实际调研的基础上, 并以宁波可瑞迪化油器有限公司化油器生产线为参考, 对单元生产中的问题进行了模拟与改进并定量分析疲劳变化趋势及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这为企业实施单元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2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动态 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流水线平衡和优化的问题,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大部分国内外学者都从传统工业工程手法和仿真技术角度对此类问题给出了详细的阐述。近年来,随着神经工业工程的兴起,心智负荷等生理测量技术也为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向。
1.2.1传统工业工程手法在流水线平衡与优化中的应用 工作分析和作业测定的方法是传统工业工程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流水线平衡和优化的问题常用手法。陈勇,汤科峰,林飞龙,刘春艳[1]基于生产线平衡原理和改善方法,利用工作测定的方法具体分析某企业流水线的工作能力和平衡状况, 并持续改进整条流水线的瓶颈环节,最终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施培阔,方叶祥,黄秀玲[2]运用工作测定与作业分析的方法, 对某玩具厂的流水线生产过程及平衡状况进行分析, 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流水线中关键工位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曹文东[3]依据工业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确定瓶颈环节,深入分析产生瓶颈工序的原因以及使用 MOD 法,ECRS原则等方法途径改善瓶颈工序,最终使得生产流水线的节拍符合预定标准。这两类常用的传统工业工程手法对研究流水线平衡和优化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大部分企业都是可以通过这些改善途径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实现生产流水线的平衡与优化,但往往只是注重对单独工位的动作研究、作业测定等进行分析,缺乏对整条生产流水线的总体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