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大学生就业难增加了在校大学生的压力 11
4改善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策略的建议 11
4.1大学生的个人策略 11
4.2高校的支持策略 12
4.3国家政府的支持策略 12
结束语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选题的背景
据中新网5月14日新闻报道,14日上午,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市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和培训情况。习总书记说,就业时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我们要从党和国家的高度去重视就业问题的解决,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考发展,把经济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
我国自1999年开始了高校的扩招,从那时候起,高等教育逐步转为大众化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由精英化教育转型为平民化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了在高等教育的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企业大多不愿使用这样的产物。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及《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统计中国近5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见表1)
年份(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559 611 631 660 680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万人) 477.9 529.1 565.4 581.2 585.2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85.5 86.6 89.6 88.06 86.06
(表1,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及就业率)
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从2000年的107万毕业生至2013年的699万毕业生,,13年间竟翻涨了6倍多。根据上表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其就业率没有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甚至却呈反向增长。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让人担忧[1]。
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供大于求现状。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大学生总量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具体的含义是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大学里面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不能满足社会现状。技工类岗位对需要很高的实践能力而非书本知识,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校因为设施的不完善和一些其他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掌握大量理论也很难弥补实践经验的空缺,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因此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
(3)就业热门地区与热点专业集中。“北上广”等地出现“蚁族”群体。“蚁族”的三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考生填报志愿时存在盲区,一追求大城市,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和家庭状况,没有做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填报热门专业,毕业后竞争压力大,特别是高校众多的地区,大批量的高校毕业生造成了很多人就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