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受教育阶段的推进、层次的提升,我们受教育的范围也越宽泛,内容也越深入,这是我们接受的学校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最初的人力资本积累。教育需求的多样性推动教育投资通过直接成本支出和机会成本支出的方式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教育消费投入的越多,人力资本存量的边际效应就会越明显,人力资本存量就会增加。[7]从舒尔茨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决定性作用,即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人口素质越高,个人平均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就会越高。[8]
(2) 教育资源配置对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促进作用。
在不同教育资源中成长的主体,其接受的教育内容、水平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以我国东西部为例,西部地区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水平也不高。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较为落后,而在东部沿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力量,雄厚的资金投入,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优良。
2011、2012、2013年上海、湖北、四川三省人力资本存量情况[9]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省份 比重 省份 累计比重 省份 累计比重
上海 5.90 上海 6.74 上海 10.21
湖北 4.87 湖北 4.61 湖北 3.54
四川 4.56 四川 3.17 四川 1.70
因而由上图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上海的人力资本存量明显多于湖北和四川,且不断呈上升趋势,后两者则不断被拉开差距。可见教育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二者呈现正相关。优良和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就会使接受教育的主体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直观反映在主体对信息的筛选,配置和运用的能力上。
(3)企业对员工有效的薪酬激励有利于培养员工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从而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企业通过有效的薪酬激励,引发员工主动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意愿和动机,主动地去接收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下图显示了教育程度与收入的不均等,也表明了教育程度与收入不均等之间有着某种正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