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兴起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而此时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四大原因。其一是由于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迅即掀起了一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提高教育质量运动。但效果不佳,校园里盛行着一种称之为“反智亚文化”的不良风气。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变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二是由于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自夸美纽斯以来,课堂教学结构的主要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由于其本事固有的局限性和不足,当代教育学家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由科佩尔(Keppel)、特朗普(Trump)和安德森(Anderson)等提出的“小组协同教学制”以及“按能力分班”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定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革新方向并进行有效的分组(班),就成了当时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三是由于反种族隔离的要求。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社会结构高度分化的国家里,如何消除种族之间的隔离,一直都是社会革新的重要问题。而合作学习则是一种在教育上的反种族隔离的革新政策,合作学习所倡导的异质性小组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在成绩水平、能力水平、性别、性格、种族等方面有差异,这样的要求则更有利于缓和种族隔离。其四是由于对传统评分制的批判,在传统的竞争性的奖励结构中,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是负性的奖励结构。反之,在合作性约奖励结构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会帮助别人成功,学生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性的互赖关系。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和问题,美国的几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些方案并展开了研究,从而使得合作学习开始兴起。
合作学习的发展
目前,合作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从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合作学习的初创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他们以社会心理学为依据并结合当时小组教学和能力分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最初的合作学习策略,如“小组—游戏—竞赛法”等。合作学习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阶段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通过各种实验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学生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同时研究者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也日渐成熟,合作学习的影响也逐渐扩大,但也相对独立于其他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在这一阶段,合作学习开始与其他的教学理论进行融合同时也更加完善和趋于成熟。“合作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与直接教学一体化”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合作学习的研究意义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缺陷,它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每个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归属感、自尊、自由、娱乐的需要,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等。虽然合作学习在当今的教学中被推崇但是却存在着许多实践上的问题,从而使得合作学习在实际运用中并未能发挥其作用,出现了种种低效的现象。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进一步研究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教学策略,以此使得一线的教师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合作学习,并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挥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优势,进而科学地提高学习的效益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