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成功。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发表自己看法,倾听他人观点的平台,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获得成功。
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过程中,彰显出了它自身的合理性和时代的优越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的学习方式。从合作主体的维度,合作学习的类型有四种,即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全体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3]。其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
然而,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合作学习设计存在主题选择无效化、合作方法单一化、合作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等问题,这导致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当务之急是探讨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笔者以《黄山奇石》一课为例从合作学习三题来探索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作学习主题有效化
合作学习一般是围绕合作学习主题来展开的。合作学习主题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做什么指明了方向,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导火线,是选择合作学习方法、评价合作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
有效的合作学习主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精细加工,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有利于实现学生认知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 [4]。由此观之,选择有效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开展有效合作学习活动的首要条件。然而,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考虑合作学习主题是否适合,就盲目滥用合作学习,从而出现很多浪费时间而且无效的合作学习,现象堪忧。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三册《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学生刚开始阅读课文时,便提出了这样一个合作学习内容:“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几块奇石?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把他们找出来。”接收到老师组织的合作学习任务后,学生四人结合,组成合作小组,围绕合作学习主题轰轰烈烈地讨论起来。三分钟后,教师要求学生终止合作,并挑出三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汇报的内容都一样。老师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于是这些小组以及小组同学受到表扬。接着老师提出下一个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继续进行……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过于随意、简单,学生只要阅读一遍课文就能轻易地找到正确答案,且答案唯一。针对学生初读了课文后完全可以独立说出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块奇石的情况,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难免显得画蛇添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种现象频频出现:教师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要么太容易,流于形式,不用与别人合作就能得出答案,要么太困难,学生无从下手,即使与别人合作也不易得出答案。这样低效甚至无效的合作学习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兴趣的学生便趁机聊起了天,致使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要想使合作学习有效开展,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阶段,精心选择有效的合作主题。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合作学习内容才算有效呢?戴维•约翰逊(David W.Johnson)和罗杰•约翰逊(Roger T.Johnson)以这样的标准来选择合作学习内容:以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以让学生能牢记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价值,陶冶学生思想为目标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选择合作学习的方式[5]。笔者认为,将教学中的重点或者教学中的难点作为合作学习主题是不错的选择,教学中的重点主要指本节课当中要求学生着重感知,感受,感悟的学习内容,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指学生感知,感受,感悟起来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如果将这些学习内容作为合作学习主题,安排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去认识,去掌握,去理解,那么,教学中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题便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