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识字形式比较单一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虽然设计有:看拼音识字、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以及随文识字等等形式,但是在“随课文识字”这一板块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却很少在课文的学习中教学生字,也就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我实习期间教授一年级语文《水里的娃娃》这一课时,指导老师在听课后就生字的学习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尤其指出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中的生字时,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脱离了课文,没能结合课文教学生字。
2.2 识字过程的阶段性特点不明显
从“笔画分析”向“部件分析”过渡生硬,即使是大部分学生所熟悉的生字也进行系统的笔画分析,会致使学生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分析阶段,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使得有些熟部件、熟字得不到及时巩固。比如在“碧”字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通过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的教授让学生们硬性记忆,但是实际的结果就是学生虽然会写会读会认了,但不久便忘记了。
2.3 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的意识不强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重要因素。但在教学时,教师往往会为了面面俱到,致使重点很难实现,难点更不易化解。对于一些生字的“音、形、义”学生已经能够自己进行分析掌握,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对于较难掌握字的“音、形、义”才重点出示。如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西湖名堤》这一课的生字词教学中,老师不必对全部生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其实有的生字学生能够理解,并不难掌握,例如:“伏”、“宋”、“浓”。只要抓几个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难学的字进行教学,学习生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2.4 忽视了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重视对每个字的教授过程,但通过教,使学生了解识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的意识不强,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多年来的识字教学中,老师大都采用统一的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少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1]导致了学生们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最典型的就是:日字加一笔少一笔可以变成什么字?并要求组词。不然就是教师把“独体字一共有多少画?合体字是什么结构?”成为了主流教法,使得我们的孩子习惯了死记硬背、习惯了字形分析。[1]致使学生们被局限于这一单一识字方法,这也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
2.5 大量机械的抄写加重了学生负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机械的抄写,少则1-2行,多则十遍几十遍,而缺乏有效的指导,练习实效差。这样的老一套也容易使教学趋于枯燥乏,学生参与积极性低,致使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固,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2]教师希望通过抄写让学生记字,但往往学生在抄写中容易写错字,这些是教师应该在抄写前必须进行的指导。
3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读写、提前阅读已是大势所趋。可是,具有如此高地位的识字教学为什么会存在以上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