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阶段写话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自己想说的话。
2.2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特点
刚入学的儿童,已经具备了相当能力的口语水平,但是却从未接触过习作这样的书面表达。口头语言的发展远远超过书面语言,而随着年级升高,书面语言能力逐渐提高,直至五、六年级的儿童,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发展才大致相当。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式开始习得书面语言,识字与阅读学习是对习作的准备阶段,如造句、看图说话等等,都是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训练形式。
形象思维是6~8岁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并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随着年龄的增大,逻辑思维比重越来越大,形象思维比重逐渐缩小。他们绝大部分还是直接经验为主,具体形象的思维占主导。写话教学中,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生理与心理规律,要有足够的认识,所有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目标的确立都应该符合学生水平。不可以拔高,也不面面俱到。重在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在形式活泼的训练中,产生表达的欲望。教师也要让学生多多体验成功,及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与肯定,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3.1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3.1.1缺乏兴趣
笔者从教学实习中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毫无兴趣。他们把写话当成是一种单调而乏的学习任务。学生一提到写话就开始头疼烦躁,无从下笔。有的学生随便写几行或抄袭几句,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学生对写话产生了厌恶和恐惧的抵触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探索、获得知识,产生奇思妙想的不竭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不感兴趣,在观察和体验中,自然敷衍了事,有“眼”无“心”,在大脑上留下的图像只是简单的轮廓而已,有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写话时没有内容可写。[3]
3.1.2观察无序
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很差,不能较全面地把事物的特点说出来。低年级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常会杂乱无章。如让他们描述自己的文具盒,他们一会写文具盒的表面,一会写文具盒里的铅笔,一会又写到刚开始没有观察到的文具盒表面。而且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非常重,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也不够细致。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是一时的兴趣,没有明确目的,而且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所以他们写出来的话带有很大的跳跃性,没有逻辑顺序。
3.1.3语言匮乏
由于阅读量的限制以及词汇积累的贫乏,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有的学生已经能写三四百字的一段话,但是前后语句毫无关联,词不达意,语意表达不清楚,意思也很让人费解。他们还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见所想,可谓“心有所思而不能尽意”。有相当一部分的低年级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题材,但是却难以准确表达出来,往往是话在嘴边却不知道怎么说。语言匮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是低年级学生的通病。
3.2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拔苗助长,使得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4] 低年级书面语言的学习刚刚开始,课内、课外积累的量都很小,写话时必然麻烦重重。众所周知,写作是一项心理能量消耗很大的精神活动,要经历一个由意到言、再到文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也是一种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也是由低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克服写话的心理障碍,反而脱离学生实际,对学生写话要求过高,甚至轻‘质’重‘量’,片面追求量的提高,没有在积累优美的词语,经过系统的句子训练的基础上,就苛求学生对每个词条用得准确无误,并且句子要通顺、完整、具体生动,写的事情要富有意义,标点要完全到位。这些要求大大超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低年级学生对写话产生了厌恶的情绪、畏难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