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愉悦活泼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小学生置身于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这是小学生敢于自主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爱心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爱护学生,亲近学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对小学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保持心灵的沟通,要理解、宽容学生[2]。在教学时要平等,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偏爱好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更有耐心[3]。
3.2 恰当运用赞扬的艺术,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一句赞扬胜过十句批评,一个肯定的眼神就能温暖学生的心灵[4]。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时并不需要每时每刻保持严肃的妆容,微笑和亲和也是一个教师所需要的,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或者只是敢于主动回答问题的行为,教师也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这种积极的评价中学生才会保持住兴奋的状态和对数学课堂的主题的兴趣,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自然就会增加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但教师在鼓励、赞美学生时,要注意恰当适合的表扬才是调动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正确方式,面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不同性格的学生,赞美的语言、语气也是有所不同的。过于频繁的赞美,会失去其激励作用,而有时善意的批评,反而会增加赞美的价值,强化赞美的作用,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不需要对每个小学生都给予肯定的赞美,有时在班级中发现某一个表现良好的学生并及时给予赞美的作用更胜过于频繁的赞美,树立一个榜样,学生才能被吸引过来,有模有样的模仿、学习,想要获得老师的赞美之言,最终达到老师全面掌控班级上课氛围和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的目的。其次,评价的语言也要具有丰富性,单一的语言容易造成学生听觉的疲惫感,久而久之赞美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灵活掌握赞扬的方法,运用更为有创意且亲近学生的赞美语言,发挥赞扬语言的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