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生命的发展。“绿色课堂”实际上是指生命发展的讲堂。成尚荣老师指出“绿色课堂”:一是舒展,二是积极。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可以在每一节课中都有额外的收获,而老师也能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巧妙地进行学生与老师对话。它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会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创造[1]。
关于“绿色课堂”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1 和谐教育理论
教育的本质是追求和谐,追求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的和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发生异化,和谐的教育的目标不是事先和谐教育或扭曲[2]。“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课堂教学中教育成功的关键,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出发点。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全面地关心、爱护学生,促使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两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使学生的发展达到最优状态,教育活动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的目标。而“绿色课堂”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1.2 新课改理论
新课改强调造就具备高度科学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学识及能力,还要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充分体会情感及了解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张扬个性,彰显特色,持久、全面发展,才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合作,从而充分发展自己,参与社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的空间,以保证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赋予他们充分的提问权,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这样,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慧。教者要放弃“师道尊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应该平等地去对待、尊重、理解、相信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
1.3 人本主义理论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罗杰斯以为人本主义是让人了解自身的个性,并且以自己的意志来抑制自己的所作所为,建设被破损的自我实现潜力,激励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按照外表讯息,经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本身知识的进程。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教师应当努力创造一个相宜的学习空间,给予学习者足够自主权,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的教要因人而异。教师应要鼓励学生学会微笑面对问题,善于表现自己的长处,维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其实在每个孩子心目中,一开始课堂并没有那么可怕,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关注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充满灵性。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得参与课堂,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1.4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