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况:在要求学生叙述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或者一处景物的方位顺序时,教师往往会指导学生采用时间词汇、方位词汇来帮助叙述,要求回答有一定时间顺序或先后顺序。但是学生却表现出颠三倒四,逻辑性不强的特点。
课堂实况: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只用一两个词作为答案,表现为缺少主语或者没有结论等问题。常使话题进行到一半就结束了,显得话题不够完整。
3 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问题的成因
通过实地观察,在汇总了近三个月的记录之后,我总结出以上几点问题。那么,为何低年级学生会出现这些口头语言表达问题呢?我通过对学生日常话语环境的跟踪调查和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交流总结出几点可能导致问题的缘由,作为“病因”。
3.1 低年级学生词汇量有限且心理素质薄弱
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还不够全面。首先,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和句子类型十分有限,这对表达自己的意思和需求有着很大的限制。其次,学生在说话时很容易被外在事物影响了思维,一旦有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打乱他们说话的连贯性或者是节奏型,就有可能导致说话断断续续,没有逻辑性。最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因为与其交流的是教师,而且是在全班面前答题,有些孩子可能会产生诸如害羞、胆怯、自卑、紧张的心理。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可能在平时就产生有自卑心理,需要家长及教师的多关注、多鼓励;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他们害怕答错问题而在同学面前出丑,怕被笑话。根据我的观察,这一情况多见于一些平时就很内向的女孩子,但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还是较少出现的。
无论是学生的身心发展限制了口头语言表达,还是性格缺陷导致口语交际出现问题,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仅指以任课教师为主的学校环境,也包括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2 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
正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才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话的态度、对学生回答作出的评价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低年级教学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首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进入自主思考、组织语言、积极发言的阶段。如何激趣提问?对于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展得更完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故事性的情境比纯理论的空想更适合他们。学生在缺乏生动性的情境中,是提不起回答问题的兴趣的,这样会使课堂缺少激情。
其次,教师的提问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举例来说,我在一次听课过程中,遇到这样的实例:教师提问学生,水稻和小麦长得有什么不同?可是班级中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没有机会去到农田里仔细观察水稻和小麦的区别。最多有些知识面较宽的学生能给出“大米和面粉”这样的回答罢了。如果多几次这样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站起来不知说什么,将会大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实践是检验所学的根本。”教师只是口头上指导却不给学生练习的机会,等于做了无用功。观察中我发现,不少教师更倾向于多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包括各种应试试题、各种课文默写。而忽视了在课堂上的口语训练。虽然现在的学校和家长都更加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教师,尤其是低年级任课教师应该意识到口语训练对学生的重要性。“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更是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任务要求。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如同幼儿蹒跚学步,需要有人在旁扶持、指导,但这指导不是毫无目标和要求的。教师和家长的不同就在于教师掌握着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具有更专业的教育素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展开思维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这三个过程都需要教师用浅显的、启发性的语言进行科学引导。否则,一个问题抛出来,学生无法作答,课堂出现僵局,势必影响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出现言语表达不清等状况。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