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谨慎性原则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帮助企业判断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给粉饰报表提供了有机可乘的工具。所以说,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有利有弊,它好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可以合理的应用,那么你就能操纵它控制它,让它为你服务,就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相反,如果应用不得当,就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得准确性降低,企业可能因为失真的会计信息做出不正确的经营决策,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表中的大块头——资产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谨慎性原则对其的应用及体现。在此继续细化,本课题选择了固定资产、存货和无形资产这三类具有代表性的资产,分析归纳并总结谨慎性原则在这三类资产中的表现,以及与其他会计原则存在怎样的冲突。如何协调才能降低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协助经营者做出更准确的经营决策。
一、文献综述
(一)谨慎性原则、资产计量的概念
1. 谨慎性原则的概念
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对某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时,如果存在不同的会计方法,在合理合规的条件下,应该选择对企业影响最小,使会计信息、数据更真实可靠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只有秉持着谨慎的态度、专业的角度,才能做到不高估资产和收入同时不低估负债和费用,才能呈现可靠的会计信息供经营者使用。谨慎性原则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处理企业中的不确定事项,比如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估计、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等。
孙铭昊、张立刚(2014)认为谨慎性原则是因为企业中会计信息存在不确定应运而生的,它的目标就是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处理会计信息,不让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他们指出由于某些会计处理是由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所以谨慎性原则为会计操作人员提供一尺标杆,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提供正确的态度指导,对日常会计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和符合稳健性的判断。
2. 资产计量的概念
资产的计量,是指对入账资产的价值进行核算、记录、报告。资产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初始计量是在企业取得资产时的入账处理和确认,后续计量是经过初始计量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时应重新确认其价值。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资产的价值应按照购入时的实际成本予以确认。
(二)谨慎性原则的发展
1924年,布利斯(美)最先提出谨慎性原则的原形,他认为企业应该不预计盈利,但预计所有的损失。紧接着,会计学家Hendrickson(美)定义了谨慎性原则这一概念,在著作《The Theory Of Accounting》中提到当企业对于某些经济交易和事项存在多种处理方法时,在符合会计法规、行业条例等要求下,会计人员应该合理选择,选取对企业影响最小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使反映出的企业利润等报表数据真实可靠。史密斯和斯科森在《International Accounting》一书中提出:“Prudence principle is a rule”。在会计不确定事项进行处理时,依照此规则应选择对企业最没有优势的那种方法。1980年,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存在的不确定事项要进行充分思考和判断,这是对不确定因素应该保持的谨慎、稳健、审慎的态度。1989年,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在《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提出了关于谨慎性原则更加具体的理解,IASB认为存在不确定因素时,需要做出一定的判断,在判断中要保持应有的谨慎,避免虚计资产和盈利,少计负债和费用的情况发生。
- 上一篇:关于电子竞技的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下一篇: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
-
-
-
-
-
-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