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较广的 Spence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算法具有运算次数少,计公式简单等等的优点。但是,源Z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该算法的误差如下:日地的距离系数为0.001,时差的误差为30秒,太阳赤纬角的误差大概为0.3°。国内的王炳忠等人对 Spence算法进行了些优化,从而使得误差降低了。王炳忠的算法误差为:日地系数低于±0.0002,时差误差不大于±30秒。太阳赤纬角的误差低于±0.03o。经过计算可以得知,实例中的开口为2.4m,焦距为1.027m的槽式集热器能够容许的跟踪角误差可以为0.54°[11]。
2.2 跟踪方案
我们都知道,地球每天都在围绕以它自身的南极和北极的连成的“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每自转一周为一个昼夜,而一个昼夜分为24h,因此地球每个小时自转角度为15°。
地球除了自身自转外,其还围绕着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称为“公转”,公转周期时间为一年。地球的自转轴黄道面法线的夹角为23°27´。而且地球在公转的时候其自转轴的方向始终是保持不变的,总是指向地球的北极。所以地球在处于运行轨道的不同方位时,光线照射到地球上的方向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我们地球四季的变化。
假设一个位于地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观察者,其所观测到的太阳在地球上的周年视运动的情况可以做出如下的描述:
每年的春分日,太阳从赤道以南地区到达赤道,北半球的天文春季开始。在日视运动过程中,太阳始于正东而消失于正西,白昼同黑夜的时间等长。太阳在正午时分的高度等于90°-φ(φ为观察者所在位置的地理纬度)。春分后,太阳的升起及降落点逐渐的北方移动,白昼的时间增长,而黑夜的时间缩短。因此,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也在逐日的增加。
夏至日,太阳正午的高度达到了最大数值为90°-φ+23°27´,白昼时间最长。这个时候北半球的天文夏季开始。而夏至过后,太阳正午的高度逐渐降低,白昼逐日的缩短,太阳升落地点又慢慢的趋向于正东和正西。
秋分日,太阳又从赤道以北方位到达赤道,这时候北半球的天文秋季正式的开始。秋分过后,太阳的升落地点逐步的南方移动,白昼的时间缩短,黑夜的时间在不断的增长,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也在逐日的降低。
冬至日,太阳正午的高度达到了最小值为90°-φ-23°27´,黑夜的时间最长,这个时候北半球的天文冬季开始。冬至后,太阳的正午高度逐日增加,同时白昼的时间增长,太阳的升落又渐渐的趋向于正东和正西,直到春分日太阳从赤道以南再次到达赤道,形成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