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习与学习生活的区别
学习生活是生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学生通过学业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生存过程,是个人获得经验的过程。它不同于学习,区别在于:
1.1.1目的不同
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本身,即个人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促进自身技能、知识、能力等的有效变化;学习生活则更强调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追求。因此,学生学习目的得到实现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学生学习生活的真正关注点是学习过程中的个体生命状态。
1.1.2内容不同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学习各门学科,是学校得以存在并实现专门化的基础。学习生活内容是各种学业活动,是在一定情境中各因素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学习生活内容与人的活动一致并随人的生活展开。学习内容不依赖于人存在,但学习生活内容与人直接相关。
1.1.3方法不同
学习的方法是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学生高效完成学习内容,从而达到自身扩展的方法。学习生活方法则强调学业活动的开展,是个人在活动中的积极体验并在活动中获得自在、充实的精神状态的方法。
1.1.4条件不同
学习的条件是开展学习活动所需的环境和材料;学习生活的条件主要是学生现有的状态和存在所需的环境和资源。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学习可以看成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并且学习注重把知识转化成技能。而学习生活是学生生存状态及人的生成过程。因此,不能将学习生活与学习混为一谈。学生之所以叫学生,主要指他们过的是学习生活。
1.2学习生活质量的内涵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内涵不断拓展,西方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等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大致产生四种不同的观念:第一种观念点是把生活质量看成生活方式、生活特性或生活水平;第二种观念认为,生活质量高低与生活水平及节奏成反比;第三种观念认为生活质量就是周围环境质量或紧张程度;最后一种观念则是认为地球的人口数量与生活质量成反比,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就是减少地球人口质量。[1]
我国的专家认为: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主要是物质生活水平和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这两方面。并且,部分专家提出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区分,即前者是经济学领域内人们消费需求在数量上的满足程度,后者是社会学领域内人们生活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满足状况,主要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