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为了鼓励农民学习新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农场主外出学习而请帮工时,政府还会为其担负一部分帮工费用。
(2)培训内容和模式的分析
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建设上,发达国家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立足点,重视提高接受培训的农民综合能力: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力求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了做到这些,多数发达国家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活动都十分注意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开设课程。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培训机构通常是在经过严格认真的市场调查分析后,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及时开设课程,对口培训,甚至采取专业性很强的定项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生产和生活并重,在帮助农村劳动者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同时,鼓励农民进行独立决策和创新思维,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农民的各种职业能力、创业精神甚至是职业情感。
(3)不同国家培训情况的比较
国家间农民职业培训的比较研究:刘玉来(2003)分析了日本、法国等不同国家的农民职业教育后指出,对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给予国策地位和立法保障,完善体系建设,采取得力措施,明确培训旧标,做到有的放矢,是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并指出我国要更新观念、加强领导,高标准定位,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合理安排教育层次,切实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工作[6]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中心(2005)对中国、孟加拉、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四国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一国城市化水平与教育水平正相关;发展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转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表明不同国家的非正规职业教育(或培训)具有不同的工作中心:中国的农民职业培训始终围绕着农村发展(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题,马来西亚的农民职业培训则侧重于扫盲(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收入、健康水平和国民意识),孟加拉的教育则致力于扫盲,揭示了不同发展阶段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重点的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紧迫性、重要性的研究: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调研组(2005)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存量大、增长快、整体素质偏低。培训任务艰巨[7]。魏礼群(2006)指出,农民工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关系到整个工业化、现代化水平。
(2)关于培训中政府责任的研究: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课题组(2005)[7]指出,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激励政策。整合培训资源,加强政府项目的监管,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陶怀颖(2006)认为政府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落实农民工的权利,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8]。
(3)关于培训内容和模式的研究:陈栋(2004)和潘其栋(2003)认为在强调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需要重视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唯权意识,在农民工培训的内容制定方面,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等等,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了很好的政策建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