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英语中的农民工是“Immigrant Peasant”,也是在国家发展到某一阶段,出现的大量农民转移劳动力。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程来看,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业,农村转向城市是客观的。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从业农业的劳动力不足10%,90%以上从事非农业生产。这一过程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农业生产力得到在幅度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已不如以前,另一方面也是工业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在面对农民工问题时采取的对策与诸多方针。美国在1935年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救助色彩的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对贫困家庭提供救助和子女免费教育;英国1948年通过并实施《国民救助法》,收入太低的英国居民可以领取国民救助金;德国1927年颁布的《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规定全体工人和职员包括农民必须参加失业保险等等。除国家政策外,国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大量的研究,较为著名的有:刘易斯理论、兰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68156
刘易斯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发展中国家一般拥有二元化的劳工市场——城市劳工市场和农村劳工市场。城市劳工市场是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高,给出的工资也较高。农村劳工市场是农民在农村以原始的方式耕种,生产率低,在那里没有失业。当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吸引农村劳动力,由此加速经济的发展。当农村劳动力耗尽,而城市又继续需要劳动力,城市劳工市场才大幅度提高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劳工的工资,这个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的“元经济”分为两个阶段[2]:第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过剩,向城市转移,工资由基本生活水平决定;第二阶段,农村劳动力耗尽,城市不能继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体现为劳动力短缺,工资由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决定。从第一阶段转变成第二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供求的影响导致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兰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的模型作了改进,把刘易斯模型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完整和论述全面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在工业和农业发展上建立一种平衡。他们把农业劳动力流动分为三个阶段[3]。第一阶段是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流出,这部分劳动力是剩余的;第二阶段是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工资制度不变的劳动力流出;第三阶段是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大小不变制度工资的劳动流出,此时劳动力变成了市场竞争的产品。
乔根森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戴乐•乔根森于1967年提出的。该理论改变了前面两种以农村劳动力剩余为基础的前提,提出农业产量的盈余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农业剩余,工资是随着资本积累上升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的[4]。论文网
这些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换成城市人口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也有缺陷。如刘易斯理论和兰尼斯—费景汉的前提是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不存在失业的前提之下,这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是不符合的;乔根森模型没有考虑到人口增长问题,这与人口众多,例如中国这样的国家是不符合的。这些理论大部分关注人口流动为城市带去的发展,尽量以极小的代价利用农村劳动力发展城市,而忽视了农村人口流出后对农村的影响和农民工自身的发展。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又占很大比重,需要结合中国的情况,合理的利用农村劳动力。公平制定工资制度,关注农民工生存状态,避免过大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让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惠及每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