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由于物理知识的特征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初中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不可能十分地轻松,部分学生甚至感觉十分困难。长此以往,必然打击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失去学好物理的信心。笔者通过调查和访问发现,初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方式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那么在涉及到单个知识点的变式题或多个知识点结合的综合题时,学生往往会迷茫,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笔者认为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实际的物理模型,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而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可以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物理模型的建立能力对学生的成绩、学习兴趣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建模能力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突破物理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登上物理学习的山峰。为此,笔者对初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做了调查,并对如何有效培养物理建模能力进行了探讨。58536
毕业论文关键词: 初中; 建模; 培养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4
1.1研究背景: 4
1.2研究意义: 4
2、理论依据: 4
2.1建模理论 4
2.2思维理论 4
3、模型的定义和分类: 5
3.1模型的定义: 5
3.2模型的分类 5
4、建模能力培养的意义 5
4.1对兴趣的意义: 5
4.2对成绩的意义: 5
4.3对未来的发展的意义: 5
5、建模能力培养的实施 5
5.1发现问题 5
5.2设计实验 5
5.3实验操作 6
5.4得出结论 6
6、初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6
6.1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途径 6
6.1.1抽象与概括: 6
6.1.2假设与验证: 6
6.1.3类比和等效: 6
6.2初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 6
6.2.1通过新知识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7
6.2.2通过习题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7
6.2.3通过实验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9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目前,已经有人注意到了物理模型在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并且部分人已经开始了物理建模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是他们将目光基本上放在了物理的学科性更明确、更专业的高中物理。开展物理建模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而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则起决于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教材,另一个方面是教学。只有两者都处理好了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1]高中生相较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强,且高中的物理知识相较于初中来说更为系统和完整。浙江省的初中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整合为一门——科学。对于大多学生来说,物理知识部分是学习科学时最大的难点。初中物理有着知识分散、内容浅显、涵盖面广的特点。在初中物理知识中,还包括了生活中的力、压强、电和磁等抽象知识。初中生因为他们认知心理和生理条件的限制,虽然可以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无法对太抽象的知识进行学习。而且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物理规律和定理及其运用,也要学习物理现象及规律探究过程的意义和原因。所以作为一位教师不仅要将物理实验带入课堂,更应该将物理探究带入课堂。通过物理探究,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通过物理模型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