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浦东派传人师承表
4 浦东派琵琶的基本艺术特征
依照林石城先生所说的,浦东派琵琶演奏首先要有“心灵的海洋一般的气氛”的追求,对不同的技能,要海纳百川,广泛的学习从别人的优势相比的追求,成为“中国派”的琵琶艺术。总体概括来看,浦东派琵琶的基本艺术特色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4.1乐曲特征
自古以来,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就特别注意音色的变化,特别是浦东派琵琶,文曲很多,“《养正轩琵琶谱中》代表性的曲目有《夕阳萧鼓》、《武林意韵》、《月儿高》、《陈隋》等等,”[2]在乐曲中对行韵、滑音、吟音的使用都相对普遍,尤其是在文曲的演奏上面,大多都能巧妙地利用右手指法,比如过弦的角度、力度以及过弦方式的异同,利用甲片或者指尖,使音色产生微妙的变化。浦东派琵琶文曲的特征主要运用写意的手法,描绘各种美景,以及思念家乡之情。例如《夕阳箫鼓》这首乐曲中,演奏者巧妙的运用琵琶的琴弦作为箫声,又用四弦作为鼓声,三弦用作橹声,着重表现了人、物和夕阳西下的一番美景。而浦东派琵琶的武曲的乐曲尤其令人赞叹。演奏家们演奏这些曲目时,分别根据情节“着重于状物,以绘声绘色,虚实结合,有起有伏”的演奏手法而设计指法。概括来说浦东派的琵琶谱在清朝末代的时候却只有手抄本在流传。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在浦东地区还出现了题名为《唐乐吾家藏琵琶本》,1953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更名为《浦东琵琶谱》其演奏的武曲气势雄伟、演奏文曲沉静而不失细腻,委婉且柔美。
“将戏曲锣鼓的节奏及音响用琵琶来演奏,成为琵琶锣鼓。为浦东派名家陈子敬首创,并将此种类型乐曲列为琵琶乐曲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琵琶锣鼓也是浦东派琵琶的特色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