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设备的选择    9
3.7    聚合机理    10
4    力控软件    12
4.1    力控软件组件说明    12
4.2    力控软件设计    13
4.3    PID介绍    14
5    PLC介绍    18
5.1    PLC的功能介绍    18
5.2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8
5.2.1    微处理器:    18
5.2.2    存储器:    19
5.2.3    输入/输出模块:    19
5.2.4    编程设备:    19
5.2.5    电源模块:    19
5.3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19
5.4    PLC系统中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图    20
5.5    PLC控制器的编程方式    20
5.6    PLC 控制系统的寻址方法    21
5.7    PLC控制器的内存组织    21
5.8    PLC控制器的指令系统    21
6    罗克韦尔PLC    24
6.1    PLC的主要性能指标    24
6.2    PLC梯形图    24
6.3    PLC与力控的连接    26
7    结束语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1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聚氯乙烯,英文名:Polyvinyl chloride,通常简称为PVC。颜色多为白色,为粉末状或是以粒料的形式存在。其产量位居各种复合材料的第二名,第一名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的密度大约在1.4左右,塑化后呈透明状。其不易熔化,一旦离开火就会熄灭。当其遇火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与其他材料有所不同。一般材料燃烧时火焰只有一种颜色,而聚氯乙烯燃烧时火焰颜色分为两层,上黄而下绿,且带有刺激性气。燃烧后的聚氯乙烯会变软,滴下的胶质能拉成丝,在高温下,还会分解成氯化氢。所以为了提高聚氯乙烯的稳定性,在实际操作及应用中要加入稳定剂。另外为了使得其颜色鲜艳亮丽、牢固度高等,在制造过程中会添加一些增塑剂等有毒材料,因此其制品是不能用来存放一些可被食用的物品。
在我们国家,工业化生产聚氯乙烯是在1950年左右,并且前景非常的良好。由于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已经充足的人口,使得聚氯乙烯拥有很不错的市场。
1.2    聚氯乙烯的发展历史
其实最早被发现的并非是聚氯乙烯,而是氯乙烯单体,是由法国人在1835年发现的。751年后,德国的一家公司利用悬浮法将氯乙烯单体聚合成现在的聚氯乙烯。又在之后的几年中,德国熟练掌握悬浮法制聚氯乙烯的工业流程,大批量生产得到聚氯乙烯,并制成硬板等化工产品,弥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金属材料的不足。
而我国得到聚氯乙烯的方式较为复杂,首先以电石为原料制得乙炔气体。乙炔通过和氯化氢的化学反应得到氯乙烯单体,再通过氯乙烯的聚合得到最终产物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可以用于生产薄膜、管材、阀门、壳件、泵、电器插头、人造革、壁纸等。
1.3    全球聚氯乙烯的生产及发展
2006~2011年,这五年来聚氯乙烯的产能快速增长,达到约1400万吨左右,占了当前总产量的大约四分之一。在这些新增的产能中大约百分之九十是来自于我国。自2000年以来,尤其是中国聚氯乙烯树脂反倾销成功后,由于使用电石法这一成本较为低廉的制造方法,我国聚氯乙烯的产能达到了一个飞跃。
		
- 上一篇:球杆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代码 
 
- 下一篇:AT89C51单片机的乘法口诀学习装置的设计+程序代码 
 
		
	
- 
 
- 
 
- 
 
- 
 
- 
 
-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