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行为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信息来源十分有限,人们对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侧重于对文献利用情况的调研。社交网站的信息行为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行为有很大的区别。网络用户信息行为是指网络用户以网络为媒介,以网络提供的相关工具为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信息查寻、信息交流、信息选择、信息吸收以及信息利用等系列活动,以此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2]。根据网络用户产生信息需求到吸收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过程,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类型可以分为信息需求行为、信息查寻行为、信息浏览行为、信息选择行为、信息利用行为等[3]。26664
传统的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采用了认知的方法来理解用户的信息行为,而忽略了信息行为中的情感因素,没有考虑到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因而使得所建立的模型过于理性。社交网站中的用户信息行为的情感因素影响方式与传统的用户信息行为相似,对用户的需求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论文网
利用功能主义社会心理学的观点,1950年,Bals为了小团体间解决问题的研究开发了IPA模型[4]。个人的行为构成互动的多样化功能(或功能区域)。该模型识别出构成解决问题的四个功能区交互过程的12个行为。四个功能区每一个是由三种不同种类的行为构成。例如,积极反应的社会情感区域包含表现出团结,紧张释放和同意他人的行为,而有助于问问题任务领域的行为之一是询问方向和信息。
在交互过程分析中(IPA),研究者的任务是找出属于每个类别的行为发生被检测的遭遇有多么频繁。信息首先通过复制粘贴从讨论主题上转移到一个单独的文件夹。下载的主题然后被阅读几遍,拥有一个总览。此后,这些主题被现在的作者使用IPA模型的种类分三个阶段编码。通过检查适合不同类别的相对于彼此的不同位置中的行为在遭遇的不同阶段发生的频繁程度,以及属于不同类别的行为如何分配给参与者,研究者旨在描述该组的鲜明个性和它的互动特色的本质。
IPA模型的应用并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的研究。事实上,该模式的使用已成功地扩展到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无条理交流的调查。1987年,Rice和Love在一个公布到计算机中介传播(CMC)论坛的消息分析中采用了IPA模型类别[5]。2000年,Sauer等通过利用IPA模型研究了生态产品设计的知识获取[6]。2006年Fahy使用IPA模型来比较面对面和CMC小组中研究生和导师的交流[7]。该研究显示,例如,展现出团结是比较普遍的,而紧张解除的表现两组都很少。最近,Savolainen在一个研究中使用了IPA模型,这个研究侧重于博主和博客读者各小组中讨论的苗条问题的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共享。有助于积极社会情绪反应的行为在博客读者中比博主们更频繁。另一方面,博客贡献者很少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反应,并有相对较少的例子表现出分歧。
本研究利用天涯经济社区可用的经济信息内容。它是一个以论坛、博客、微博为基础交流方式,综合提供个人空间、相册、音乐盒子、分类信息、站内消息、虚拟商店、来吧、问答、企业品牌家园等一系列功能服务,并以人文情感为核心的综合性虚拟社区和大型网络社交平台,鉴于经济信息往往有满满的情绪,对其情感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Pang B,Lee L.Opinion mining and sentiment analysis[J].Foundations & Trendsin Information Retrieval,2008,2(1):1-135.
[2]余肖生,孙珊.基于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个性化推荐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1):47-50.
[3]姚海燕,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2):15-26. 信息行为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