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为宜,对于设计速度V≤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2)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宜小于2V为宜。
(3) 回头曲线间的直线(或过度性曲线)长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3.1 回头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设计速度(km/h) 直线长度(过渡性曲线)(m)
40 200
30 150
20 100
本设计中同向曲线间直线距离为k1+209.5~k2+195.4,为985.9米,符合规定。
3.2.3 圆曲线
(1) 圆曲线最小半径
圆曲线的半径包括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如下表:
表3.2 各级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一般值(m) 1000 700 400 200 100 65 30
极限值(m) 650 400 250 125 60 30 15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路拱≤2.0%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路拱〉2.0% 7500 5250 3350 1900 800 450 200
(2) 圆曲线最大半径
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3) 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在条件许可时,争取选用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② 在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半径的4~8倍或超高横坡度为2%~4%的圆曲线半径
③ 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时,曲线半径应尽量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
④ 在自然条件困难或受其他条件严格限制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
本设计中二段圆曲线半径均为400米,符合规范。
3.2.4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
(1) 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以构成美观及视觉协调的最佳线形
(2) 离心加速度的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
(3) 缓和超高,作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以减少行车震荡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1) 依离心加速度变化率:
(3.1)
(2) 依司机操作的反应时间,一般采用t=3s,则
(3.2)
(3) 依视觉条件:
(3.3)
- 上一篇:聚乙烯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及防护研究
- 下一篇:国际酒店空调系统设计+CAD图纸
-
-
-
-
-
-
-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