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从起源来看,文理分科,根植于计划经济,是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产物。不能否认,在一定意义上,文理分科对培养建设时期所需的专业型人才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并不就意着它的存在就是完全合理的。到了新时期,“文理分科”更是发展成了应试教育的产物。一个学校为了升学率指标,势必会义无反顾地跟着高考进行教学安排以及课程设置。高考卷子划分了“文科”、“理科”,那么普通中学也就必然不得不集中优势兵力,不得不实行“文理分科”,这就掉进了“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 ”的死板套路。简而言之,高考实行“分科”考,那么高中自然就得“分科”学,这样的模式依附着应试教育的血肉屡试不爽。于是,有学者称“文理分科”是一步步被“高考”逼出来的 ,这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关于高中“文理分科”,有识之士也有过质疑。比如1998年谢遐龄教授曾经建议取消中学文理分科;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教授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作了演讲,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并建议在高中阶段文理不应分科;此外,在政策法规方面,198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克服轻视文科的倾向,不要搞高考考什么就只开设什么课程的所谓‘文理分科’。”但是,这一《意见》由于当时的各种原因,成效不大。
其实,关于取消“文理分科”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上海自恢复高考后实行文理不分科长达十年;2003 至 2005 年辽宁省也先后试行过取消文理分科;2009年,湖南省明确提出:“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2011年,山东省决定正式取消文理分科。此外,在取消文理分科的探索中,就不得不提到江苏省。早在2002年,江苏省便尝试取消文理分科,高考实行“3+大综合”,但仅一年,由于学生压力过大,改革就被紧急叫停;接着,江苏继续的推行“3+1+1”模式也仅仅只持续了5年以失败告终;到了2010年,在试水文理不分科8年后,江苏又重新走上文理分科的回头路。然而,尽管探索从未止步`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绝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持观望态度。
直到2009年,取消“文理分科”终于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这场争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2013年,千呼万唤始出来,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高考“不分文理科”决定的提出,高中文理不分科已是板上钉钉。今年9月4日,万众瞩目的《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浙江、上海两个省份试点实施,本文旨在研究浙江省的试点工程。
(二)新高考政策的出台
1.“文理分科”导致的后果
虽然,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从未要求高中阶段进行文理分科,相反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以“教育为考试服务”为主旨的应试教育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考怎么考,高中就怎么学。此后,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庸俗的“实用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思想的日趋昌盛论文网,高中文理分科亦被长期保留了下来,故有人称其“一个愈演愈烈的怪物” 。追本溯源,我国的“文理分科”产生于建设时期培养专才的客观需要。然而,随着国情的不断变化,这一政策已明显过时,并且已经严重滞缓了人才培养(本文重点指中学生)的步伐,这一点可以从中学生自身、学校以及教师三个维度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