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格特质
1.3.1 人格特质的定义
人格特质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
所谓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它们作为一般化、稳定而持久的行为倾向而起作用。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6】。
因为每个人在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人才会出现差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特质表现程度,进而形成不同的特质构型,通过特质的不同来解释人的行为差异。
1.3.2 人格特质的理论
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提出了人格的五因素模式,第一次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这五种人格特质分别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认为人格是多维结构的。每个个体在这种多维人格结构空间中都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艾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即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neuroticism):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 (psychoticism):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向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他所提出的三因素模型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过去的气质学说理论,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以及抑郁质。
依据这一模型,艾森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7] 。这是一种测量人格维度的工具。里面共有四个量表,即:E量表(内外向),E分越高表示越外向、越容易冲动鲁莽、情绪越容易失控、自控能力越弱、越喜欢刺激冒险;N量表(情绪稳定或不稳定),N分越高表示情绪越容易不稳定、极易低落,容易频繁出现失眠,易躁、易焦虑;P量表(精神质),P分越高表示越容易孤独、内心越自闭、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社会交往能力较差、越容易产生敌对心理;L量表(掩饰倾向),L分高表示越难打交道;L分越低表示越老实,越不容易变通,比较固执。
根据本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实证数据,我们认为人格当中的气质属性是人格属性里面的核心属性。因此本研究选用艾森克的EPQ人格问卷采集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