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来料加工
它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已收取加工费。有的是全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来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此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要求,而由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产。这种做法常被称为“来样加工”。
(3)装配业务
指由一方提供装配所需设备、技术和有关元件、零件,由另一方装配为成品后交货。来料加工和来料装配业务包括两个贸易进程,一是进口原料,二是产品出口。但这两个过程是同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笔交易。原材料的提供者和产品的接受者是同一家企业,交易双方不存在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加工关系,加工一方赚取的是劳务费,因而这类贸易属于劳务贸易范畴。它的好处是:加工一方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补充国内原料不足,充分发挥本国的生产潜力;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适销能力和竞争能力。当然,来料加工与装配业务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劳务贸易,加工方只能赚取加工费,产品从原料转化为成品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基本被对方占有。由于这种贸易方式比进料加工风险小,在中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协作生产
它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而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的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商标可由双方协商确定,既可用加工方的,也可用对方的。所供配件的价款可在货款中扣除。协作生产的产品一般规定由对方销售全部或一部分,也可规定由第三方销售。
1.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包括五个领域的转型,即股权结构转变、产品产地转移、组织方式转换、生产方式转化和营销市场转向,同时在发展阶段、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集聚配套、增值能力五个方面升级。
于瀚(2008)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以下内在机制: 一是市场对要素的配置作用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本机制——国际市场竞争决定加工贸易技术投入比重和企业主体结构、国际市场需求决定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国内市场供求决定国内配套能力和产业链构成。二是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在动力机制。三是国内产业发展和技术吸收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
2 深圳市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概况
2.1深圳市加工贸易的起步、发展与提高
加工贸易业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以外资引进为特征)和国内政策走势。近20年间国内政策有起有落,深圳市加工贸易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最高决策层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为了给对外开放探索经验,中央决定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它是邓小平理论的大胆实践。深圳经济特区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因此,深圳只能走发展加工贸易的道路,以“三来一补”的方式引进外资,实行外向型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深圳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以“三来一补”起步,进而发展了进料加工业务,使加工贸易蓬勃发展。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外资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企业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管理人员全是外方人员,工缴费收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