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5    11~16            中    好    好
    16~25            好    好    好
    25~51        中    好    中    中
    >51    中    好    好    差    差
2.6~5.1    19~51        好    好    差    差
    50~100    好    好    中        
    >100    好    中    差        
根据表3.2以及表3.3,而且由于我国常用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频率为8kHz,所以最终选择
f_best=8kHz
3.2 比功率的确定    
比功率是指感应加热时工件单位表面积上所吸收的电功率。
在比功率一定时,频率越大,加热速度越快;当比功率一定时,频率越高,电流透入式越浅,加热速度越快。
比功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频率和要求的硬化层深度。在频率一定时,硬化层较浅的,选用较大比功率;在层深相同情况下,设备频率较低的可选用较大比功率。
因为工件上真正获得的比功率很难测定,故常用设备比功率来表示。
表3.4 生产实际应用的比功率[1]
淬火方式
淬火种类    同时加热淬火
    比功率范围/(kW/cm^2)    常用比功率/(kW/cm^2)
中频淬火    0.5~2.0        0.8~1.5
高频淬火    0.5~3.5        0.8~2.0
表3.5 感应加热时轴类零件硬化层深度与比功率关系[1]
频率/kHz    硬化层深度/mm    设备比功率/(kW/mm^2)
        低    中    高
500    0.4~1.1    0.011    0.016    0.019
    1.1~2.3    0.005    0.008    0.012
(续表)
频率/kHz    硬化层深度/mm    设备比功率/(kW/mm^2)
        低    中    高
10    1.5~2.3    0.012    0.016    0.025
    2.3~3.0    0.008    0.016    0.023
    3.0~4.0    0.008    0.016    0.022
3    2.3~3.0    0.016    0.023    0.026
    3.0~4.0    0.008    0.022    0.025
    4.0~5.0    0.008    0.016    0.022
1    5.0~7.0    0.008    0.016    0.019
    7.0~9.0    0.008    0.016    0.019
根据表3.4生产实际应用的比功率和表3.5感应加热时轴类零件硬化层深度与比功率关系两表的依据,确定选取比功率为P_0=1.4 kW/cm^2。
3.3 感应加热设备额定功率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需要计算的功率有发电输出功率、零件加热所需要的总功率、输入到零件的单位表面功率等。
		
- 上一篇:空气过滤器的模具设计+CAD图纸+计算书 
- 下一篇:小型多自由度机械手主体设计+CAD图纸+答辩PPT 
- 
- 
- 
- 
- 
- 
- 
-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