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并没有意识到语文课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追求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小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也忽视了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文献综述
2.3 师生互动模式单一,课堂气氛不够和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存在互动,但是模式比较单一,而且课堂往往是老师与少数优等生的对话,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此外,教师往往以领导者的身份管理学生,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导致课堂气氛很不和谐。教师没有意识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通往知识的道路的指路人,并不具有领导的权威。
2.4 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由于每个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差,再加上对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及时地巩固复习,最后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很多教师在对待学习落后的学生总是习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对他们没有耐心,使得这部分学生很容易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是被教师所遗忘的一份子,认为老师对自己漠不关心,从而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第三,目前还有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从而使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低。
2.5 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够得当。
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实质,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教师应该克服重人文轻工具的做法,既要关注对人文内涵和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更要抓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等基础知识的夯实,在借鉴文本语言,掌握组织语言的方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文本表达方式写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1]。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的依据
教师在授课时选择教学模式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3.1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