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两个地区经济状况是一样的,但人口悬殊较大,也会导致两地区选拔人才的不公平。人多的地区竞争压力势必要比人少的地区要大。综合上述两种情况,便会出现人们纷纷往较发达、人口较少的地区迁移,长此以往,则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此,便开始出现了部分省份自主命题以及不同地区分数线不同的现象,也即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改革。[3]
3.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公平
其实对于考生与高校之间来说,公平性体现的不是很明显,但也在朝着越来越公平的方向发展。
在高考招生政策改革以前,我国考生都是先报考学校,再公布高考分数。殊不知,这种招生政策害苦了多少莘莘学子。有的考生考试成绩很好,但由于估分过低,便只敢报了比自己分数低很多的学校,可能最终还没有比自己考的差的同学上的学校好,;而有的学生分数还行,但可能会因为过高估计自己的分数,而与大学失之交臂。而各大高校却“坐享其成”,只是从高到低录取便可以了。若你抱怨自己本可以上清华、北大时,他们可能还要反过来怪你没有自信呢!所以,这种高校与考生的不公平,也对加快高考改革进程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我国考生现在已经可以先知道分数,再报考学校了。但二者之间的不公平依然存在,就拿报考的第一、第二志愿来说吧!招生时按分数投档之后,如果第一志愿不录取,便接着按第二志愿录取。但这其中不足之处便在于,如果你第一志愿投档之后又不愿意调剂,那你的档案便会被退回,等待下一轮补录。所以为了不被退档,我们考生为了保险起见大多都会选择同意调剂。所以,这看似双向选择的报考,其实又何尝没有不公平存在呢?因此,出于对公平的需求,我们的高考制度会不断的进行改革,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平。[4]
(二)课程改革和减负的需要
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以及所承受压力的日益加剧,“减负”也因此一直为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当然,减负并不意着对学生的教育持放养态度。这里所说的减负,既是对学生心理的减压,又体现了国家对祖国未来栋梁之才的重视。减负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而课程改革是由高考“指挥”的。
1978至1992年是我国刚恢复高考的重建时期,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七门学科,而文科理科均为五门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机会与世界接轨,从而也对我国人民的外语水平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鉴于学生所学科目过多,课业负担过大的原因,国家便于1993年进行了一次高考改革,实施了“3+2”五门科目的方案。[5]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学习。当然,这其中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生物和地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此以往便会发现,文科学生可能“只识古今,不知南北”,而理科学生可能“只知变化,不识生命”。
因此,即将在2017年实施的“3+3”,便是权衡了减负与知识的全面性之后出现的改革方案.在该方案中,不但弥补了“3+2”学科知识上不全面的不足,更做到了尽可能的为学生减负。这一课程改革,学生脱离了文理科的限制,除语数英外,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科目。不得不说,课程改革和减负的需要,确实推动了高考改革的进程。[6]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建国以来,虽然在中间有过坎坷,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快速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就拿奥运会来说。我国先是从参加奥运会没拿过奖牌到许海峰零的突破,接着发展到奥运金牌数排名第一,最后到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无一不彰显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