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去噪算法目前可进行以下分类:
1.1 夜视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微光夜视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实时处理微光图像利用的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种技术目前在夜视技术领域中备受瞩目。使得观察者在夜间或低照度条件下的视力范围能有所提高的设备是夜视设备,且夜视设备可以实现隐蔽观察。
1.1.1 对于目标图像产生影响的因素
(1)各类辐射源的辐射;
(2)大气光学特性对传输辐射;
(3)成像的光学系统;
(4)辐射探测器及制冷器;
(5)信号的电子学处理;
(6)图像的显示技术;
(7)人眼的视觉特性。
因此,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时候有事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2]。
1.1.2 微光成像系统
微光是泛指夜间或低照度下微弱的光或能量低到不能引起视觉的光;直视微光成像的原理是指将在夜间或低照度下提取的微弱的光学图像通过像增强器转换为增强的光学图像,来实现夜间或低照度下的直接观察[2]。
微光夜视技术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不需人工照明,而是依靠夜天光辐射以被动方式成像,不易暴露,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微光夜视的核心部件是像增强器,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像增强器出现60年代。像增强器的一级单管可实现约 50 倍亮度的增益,通过三级级联,增益可达 倍;其特点是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小、成品率高,便于大批生产,成像质量明显提高。
微通道板(MCP)于70年代初研制出来。被引入了单级微光管中。装有一个MCP的一级微光管的亮度增益可达到 。同时,MCP微通道板克服了微光管的晕光现象,且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3]。
第三代像增强器由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构成,第三代像增强器有灵敏度高、高分辨力、宽光谱响应、高传递特性以及寿命长等优点。以二代薄片管或三代管作为第一级,单级一代管作为第二级相耦合的组合式像管,成为杂交管。优点在于能够获得很高的增益,以牺牲第二代薄片管10%的分辨力使得增益和信噪比充分发挥。
1.1.3 红外热成像系统
红外热成像技术实质上一种波长转换技术,即把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的技术,利用景物本身各部分辐射的差异获得图像的细节[3]。该系统的优点有不易暴露、具有一定穿透烟雾霾雪以及识别伪装的能力。不会被强光、闪光影响。能远距离、全天候的观察目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相较于雷达系统更适用于精确制导武器。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两种。该技术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只是些小范围应用的单元器件热像仪。二战以后,红外信息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热像仪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应用于军队。近年来,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正在逐步取代光机扫描成像的热像仪。形成了凝视传感器。优点在于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单元数己达到302x204元或更高,性能也提高了近3个数量级。
红外技术的发展以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为标志,故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从红外探测器的发展来推断。
(l)红外焦平面器件发展到 ,热像仪清晰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红外焦平面器件整体的体积缩小了很多,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双色、多色红外器件的发展使整机可同时实现不同波长的多光谱成像探测, 。
(3) , 。
(4)提高探测器工作温度,高性能室温红外探测器和焦平面器件是发展重点之一,整机更精巧、更可靠,从而实现全固体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