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李晨漪认为,我国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由政府出资提供养老资源,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设立老人生活所需的一切服务项目,提供福利性、公益性的养老服务。 该种养老模式是一种社会化的居家养老。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明确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提供方式以及服务接受者是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的关键因素。
政府、各种社会力量、老人的家庭关系网是服务的提供者,因此无论是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制度导向,还是社会组织、企业、专业人员、志愿者的加入,以及老人家属所给予的支持都至关重要。而从提供的服务来看,服务的涉及面要广,至少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信息咨询等。同时,正确评估服务接受者的需求也是关键,而服务接受者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为社区中的老人,狭义则特指那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从提供服务的方式来看,居家养老服务就是要最大限度集结和动员社区内各种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让老人不用出门便可享受养老服务。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居家养老与传统养老最大的区别是它将传统的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紧密结合。对于家庭养老来说,它引入社区照顾等其他支持力量,并整合社区资源,既可缓解子女的赡养负担,也可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以提高养老质量。而对于机构养老来说,它将老人留在其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既缓解了机构资源紧张,也更符合老人的心理。因此这种带有折中色彩、又符合当下国情的养老模式在我国逐步推广起来。
(二)一线、二线城市与三线城市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区别
首先,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划分依据尚未有统一标准,根据最近划分标准来看,是将一线品牌进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财富》全球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排名、机场吞吐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等作为主要指标。因此,根据此项标准,铜陵属于三线城市。
由于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观念不同,相比东部沿海的大中城市,诸如铜陵这一类三线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进程较缓慢、水平较低。
一线、二线城市与三线城市在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所担任的角色不同。在一线、二线城市中,政府多承担间接责任,并不直接负责养老机构及其服务。政府将权力下放给民间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只承担宏观掌控和监督的职责。而三线城市主要依托于街居制的行政管理格局,但也逐渐由政府全权负责向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运营模式转变。
第二,社会参与度不同。在一线、二线城市中,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主体较多元化,除了政府的补助外,更有大量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也有利于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第三,受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收入水平影响,老人消费观念不同。在一线、二线城市中,老人们的晚年收入相对于三线城市更多,老人们也愿意主动购买服务以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然而在三线城市中,一方面老人们收入较少,不舍得花钱,多以吃饱穿暖为标准对待生活,另一方面即便经济水平较高的老人也不愿将钱花在购买养老服务上。不仅是因为政府对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不够,更是因为目前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本身水平不高。
第四,各城市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专业化水平不同。由于各城市政府的财力、人力、物力参差不齐,同时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态度不同,一线、二线城市的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要明显高于三线城市,主要体现在所提供服务的种类、专业化程度、成效以及使用服务者的反馈上。如一线、二线城市的社区内至少有部分工作人员有专业背景,而三线城市有专业背景的工作者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