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和美”语文提出的哲学依据
“和美”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着强大的理论依据的。首先,盛新凤老师以庞朴的《浅说一分为三》中提出的“一分为三”的观点进行大胆应用。“庞朴认为,世界本来便是三分的,天地间事物总是一分为三的,即使就一文而言,也有左中右、上中下。‘三分法’有别于‘二分法’的关键,在于‘二分法’见异忘同(只见对立不见统一),志在两边(两极、两端),而‘三分法’则兼及规定着两个相对者的那个绝对,可以说是‘三分法’的第三者。”[1] “和美”语文则是针对目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语文学科的摇摆不定或者极端分化的情况下提出的,它纠正了二元对立的传统思文模式,解决了教学中的极化矛盾,通过极化进而融合、沟通达到“和谐”的状态。其次,我国伟大的圣人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也是“和美”产生的思想基础。“过”与“不及”均不符合“中”,只有无过而无不及,才称得上是明智。事物的各方面、各部分只有适度,整个事物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盛老师根据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几种思文模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了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基本模式:“亦雅亦俗”式和“雅俗融通”式,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和美”语文教学模式。
(三)“和美”语文的含义
“和”,意即相安,协调。“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运动状态,不断产生新的事物。孔子的“中庸”本质上也是以“中和”为价值取向的。与此同时,儒家思想提出的“中和”以“抑制”为标志,在愉快中消除矛盾与冲突,达到协调状态,实现和谐。道家提倡“中和”,“道家的‘和’指向个体的心灵体验,实现人内在生命的真正平衡,是人的生理生命、心里生命、天地生命的大融合,强调的是‘卫生之和’。”[1]禅宗提倡的“平和”,是一种无冲突的和谐,无适从,无是非,无凡大圣。儒家的和谐充满着理性;道家的和谐则是侧重于在天地融合中,讲求空灵;禅宗则是一种追求平等、现实、深远的意境。“和美”语文教育三分理性,三分空灵,三分淡远,将“中和、冲和、平和”三者融通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适度”在盛新凤老师那里得到了很好地体现。用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来点出了适度原则的重要性,凡物“适度”必“中”,只有注意、强调“节制”,才不会“过”,才能避免此消彼长。同样,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在人文与工具性的关系中,只有把握“适度”,才能使两者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同时,盛老师还通过吸收引用中国美学中的协调之美,提出了“融通、融合”的观点,从而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雅俗共赏,显隐结合,主客相生,言意相谐的理论体系,将诸多元素的融通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她的实践操作体系。另外,课堂上还应讲求“无冲突之和”和“有冲突之和”。北宋郭熙的“三远说”即“仰视”、“悬视”、“平视”,给课堂教学留下了借鉴的价值。只有一个充满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只有老师在课堂上冲破了无视、俯视,进而得到一种平视的态度对待学生时,师生间的交流才是快乐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和美”语文的课堂需要具有这种“无冲突之美”,达到师生间的平衡、和谐,让学生的心灵舒适地栖居在课堂上。另外,教学课堂除了达到“无冲突”之外,还应努力追求一种“有冲突之美”,只有师生间的思文认知上产生了冲突,才能使课堂产生一种跌宕起伏的境界。传统以来,读者对文本采取的仰视的态度,不仅影响到教师,进而牵扯到学生,以一种神圣的态度进行“拜读”,或多或少地削弱了读者对文本的感受与理解能力。“和美”语文讲求批判性阅读,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读”文本,“我们阅读作品时只有从心灵深处去真正接纳它,它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阅读的原生价值才能真正体现。”[1]
- 上一篇:论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现状分析
- 下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设计
-
-
-
-
-
-
-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