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是每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是每个人和自然、人文及社会的综合体,乡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托乡土教育。乡土文化教育重在增强学生对故乡的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情感,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再者,一直以来,我国实行普遍素质教育,但是包括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都是“大一统”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地区、城乡甚至是民族的差异,进而也就忽视了学生对地方性知识认识的不足,不能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乡土文化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另外,从学校教育来说,乡土文化更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片沃土,无论是从文化内容还是文化形式入手,乡土文化教育和课程设置都可以完善学校课程结构,丰富学校课程内容,有助于达到德育的目的,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品牌教育等。
乡土文化教育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乡土知识的教育更是这一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它也为学校教育中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而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是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指出:“要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目前,乡土文化的课堂教育更多在于语文、地理、历史上,但也是作为延伸内容偶尔提及零散的乡土知识,没有达到德育的目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特色,而思想品德作为德育的重点课程,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所以,要改变这样的冲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结合乡土文化教育的内容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并且,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加入乡土文化教育也可以丰富思想品德课堂,为优化思想品德课堂寻找一条更有效地途径。
从学习主体来看,初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开始接触社会,将所学和所用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的阶段,对于学生的道德观、情感观念等的养成的重要阶段,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倾向于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接受所学到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不仅会让学生学起来如空中楼阁一般,更容易让学生失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不仅是因为秀美的江南风光,更重要的是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为杭州带来了独特的人文气息,但是,从大多数学校教育中对当地乡土文化的教育来看,当地学生对于杭州的了解大多也仅限于旅游、美食和一些著名的典故,而要说到乡土文化知识也只能寥寥数语,而不是如数家珍。反思这样的现象,正式因为在“大一统”的教育模式中,体现了教育的共性,但也缺乏地方的特色课程和要求,对乡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和不成体系,导致生活在当地的学生也对乡土文化缺乏了解,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乡土文化教育
1. 乡土文化
乡土,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乡土文化又可以理解为本土文化,乡土文化结合了地理区域的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对乡土文化从自身来看,可以从具体的乡土资源上理解。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特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