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亲诚亲”和“奉养祭念”两组次因素的孝道信念构成互惠性孝道,以人性中的“爱与亲密情感”为根源,他们信仰的工作原理是倾向于基于平等互利,回报父母生养的恩情,反映了孝顺是为,但也是人际亲密的自然结果,在人际交往中把儒学的两个重要原则“报”及“亲亲”当、当做运行机制,[9][10]。
1.2 亲子依恋
家庭关系中的亲子依恋被认为与孝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亲子依恋是个体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Bowlby 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重要他人形成的牢固情感联结的倾向,以提供个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他指出,依恋的开始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对象可以是父母或主要的照顾者,但是依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的生长,对象的范围会不断扩大。Fraley 和 Shaver提出在依恋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存在几个特征与其他亲密的关系不同[18]: (1)个人把依恋的对象当做保持亲近和索求的目标;(2)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个人会把依恋对象当做寻求索求支持和保护的目标[19];(3)个人向外摸索世界时,将向恋对象寻求安全基地[15]。
亲子依恋和孝道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研究(刘明兰,2008年)的支持。杨国枢(2009)认为,孝道早就在亲子互动间学会,孝是后天形成的。也就是说只要体验到积极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接受和内化孝的概念。Cheung研究孝道与健康、信仰和家庭范围关系时,得出家庭氛围是最重要的变量。儿童的孝顺来自对自己父母的认识与同理心。这样的情感只能通过平时的情感联系与亲密活动中来培养,而亲子依恋又是孩子与父母间持久、浓烈的情感联系。(林崇德,杨治良,特德,2003年)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亲子间的关系的健康影响孝道信念的形成。
1.3 教养方式文献综述
中国民族伦理孝道,是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古代中国人维持基本的家庭传统和社会结构。教养方式一直是一个关键因素在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教养方式描述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 最初由Baumrind (1966)[11]与Maccoby and Martin (1983)[12]说明,并沿着反应性扩大对养育式四原型的两个维度,即苛求(建立规定和执行他们)关心(培育或温暖):权威(响应,并要求)专制(不响应,但要求很高),许可(反应,但不苛求)和过失(不敏感和不高)。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原因因素中,非常重要的是一点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可被归纳为两个维度:1.家长对于孩子情感的态度,即接受与拒绝的维度;2.亲子间父母对儿女的控制程度与要求,就是控制与允许的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组合,形成了四种教养方式:权威,专制,纵容或疏忽型。
1.4现状的不足与问题提出
根据以得出的研究结果,总结得出以下不足:(1)双重孝道的信念,虽然更好地反映在现代社会孝道,但很少有学者去真的探索中学生孝道的信念; (2)我们可以从历史书上看到的,孝道的信念会影响到家庭关系或人际外部适应,但几乎没有实证研究确定; (3)作为一个家族文化层次的因子,孝顺父母等家庭变量(如亲子依恋)怎样同时影响人际适应,也没有发现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中学生的孝道信念特征(2)研究学生孝道信念与教养方式间的关系; (3)考察亲子依恋的教养方式在预测孝道信念的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猜想如图一)
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
在镇江市两所初级中学选取400人,获得有效问卷367份,初一245人,初二 122人,年级缺失 123 人; 男生98人,女生 269人,性别缺失 17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