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使用上述的击发药,该底火的工作原理:击发电路的正负电极分别为固定导电板(8)和导电接头(5)。弹丸正确进膛闭锁以后,枪机头部的电极抵在底火壳(2)和导电接头(5)。扳动扳机,击发电路给两电极一定频率的电流,此时,导电接头(5)的圆柱尖端和固定导电板(8)的圆弧顶点间的底火药被导通,迅速引燃周边击发药。燃烧着的火药气体向外膨胀,使固导电板(8)沿着底火台(1)变形,打开导火通道,点燃发射药。
2.5.4 安全性校核
为了防止非可控的其他能源的触发,导电触头(5)到固定导电板(6)的距离(h)取决于系统的几何尺寸和结构。为避免静电放电(ESD),要求的从静电放电(ESD)源到凸台接点间的距离,由下列公式表示:
(2.5)
式中R是静电放电源尖端的半径,L是从静电放尖端到固定导电板(8)圆弧顶点接点的最小距离,而D则是底火壳固定的孔径。使用该公式,从几何尺寸上保证静电放电源不会对电极固定板(8)放电,从而避免了静电电流通过击发药[24]。
本次设计的底火L=0.92mm、D=2.78mm、2R=0.94mm
解得:=1.39mm,实测设计的距离(h=1.6mm)始终比计算的距离长,即可以避免静电场对击发药的影响。
2.6整体结构设计小结
2.6.1弹头设计小结
(1)本次设计的5.8mm狙击弹,与现有的5.8mm相比,弹丸质量增大到5.12g,使所设计的弹丸较现有的弹丸有较强的存速能力。提高弹丸的超音速飞行距离,对提高远距离精度有积极的影响。
(2)从外形上看,所设计的弹丸突出的特点是圆柱部较长,主要是为了提高弹丸在弹膛内的定位,同时考虑到大的圆柱部,可能加剧枪管的磨损,在设计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为铜,并且新设计的狙击枪使用6条膛线,较小弹体刻痕,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3)最后结构特征量的优化,弹丸的质心靠后,同时,赤道转动惯量和极转动惯量的比值为9.412。在论文的第5章飞行稳定性的校核中,可以看出所设计的狙击弹的良好的飞行稳定性。
2.6.2药筒设计小结
为了让枪弹能很好的配合所设计的狙击步枪,体现弹枪匹配的思想,本次设计的药筒,有下的特点。
(1)从强度考虑,本次设计的药筒需要承受290Mpa的高压,因此药筒的底部较厚一些。
(2)采用黄铜作为材料,延展性好,发射后的最终间隙大,便于抽壳,同时薄的筒口能很好的密封火药气体,保持弹膛的清洁,防止火药气体烧蚀弹膛。
(3)40°的斜肩角,保证了定位可靠性和供弹的平稳性。
(4)所设计的弹壳配合尺寸,全部依据所设计的狙击枪弹膛选定,体现了弹枪匹配思想,保证弹丸在弹膛中的定位精度。
3 枪弹的弹道计算
3.1 内弹道计算及评价
武器的类型比较的多,其用途和战斗性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战术指标,设计武器的内弹道是必要的。
通常来说武器都应有火力猛、质量轻、机动性好的特点。为了增大弹头的威力,提高5.8mm狙击弹的存速能力,要求弹头的质量系数 较大。同时,为了使这样重的弹有较大的初速,要求身管有较大的相对长度 。
为了提高武器的机动性和射速,应尽量减少药室容积,以及减小弹膛、自动机和机匣的尺寸。对于半自动武器而言,减小药室容积可使弹壳尺寸减小,增加携弹量,缩短自动机行程,提高射速。减小自动机和机匣的尺寸,可使自动机的质量减轻,从而减轻武器的质量。自动机质量在整个武器中质量中占的比例大小与口径有关,口径越小,自动机占的质量越大。也就是说口径越小,这种影响就越大,因此,对于5.8mm这样的小口径弹的设计,药室容积的选择十分的关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