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5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5
2 弹丸总体设计 6
2.1 预制破片设计 6
2.2 预控破片设计 13
2.3 弹丸总体结构设计 15
2.4 本章小结 19
3 弹丸杀伤威力研究 20
3.1 破片的杀伤效应 20
3.2 破片初速及飞散角计算 22
3.3 破片杀伤威力计算 30
3.4 本章小结 34
4 预制钨球破片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35
4.1 计算模型 35
4.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6
4.3 三种起爆方式结果对比分析 43
4.4 本章小结 44
5 弹丸发射安全性校核 45
5.1 弹丸发射安全性简介 45
5.2 弹丸发射时所受载荷简介 45
5.3 弹体发射强度校核 46
5.4 本章小结 52
结论 52
致谢 55
参考文献 56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根据不完全统计的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炮兵弹药的消耗量在10亿发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战争中,弹药的消耗量是极大的,故弹药的使用效率须加以提高 以减少资源及生产线上的压力,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弹药所需对付 的目标也出现了重大差异[1],主要表现在:目标机动性、防护性及隐身性能增强,来 袭目标密集度及不确定性加大,弹丸与目标交会条件更加复杂。举例来说,诞生于1916 年索姆河战争中的坦克,在二战中快速升级,坦克的防护性和机动性不断增强,为了 对付敌国日益强大的坦克威胁,研究人员对反坦克导弹的反装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在此背景下,美欧等国的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重点增强反坦克导弹战斗部威力, 强化其系统制导能力,使其能更可靠地抵御外界干扰,并实现随时随地作战,很快,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发展到了第三代,并且第三代也有了相当快的发展[2];在海湾战争 期间,反弹道导弹与飞毛腿弹道导弹的直接对话吸引了各国专家的眼球,自那时起, 各国学术界便开始讨论和研究是否有新的武器概念能用于增强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