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β-苯乙醇的生物提取
(1) 苯丙酮酸途径
在一些酵母细胞中,β-苯乙醇通过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莽草酸途径从头合成[5]。即经过莽草酸途径生产分枝酸后,分枝酸在变位酶的作用下,即能够转变成预苯酸,在经过脱水、脱羧之后,形成了苯丙酮酸,而苯丙酮酸脱羧生成苯乙醛,最后苯乙醛脱氢便生成了β-苯乙醇,其代谢途径[6]可见如图1.1。
图1.1 L一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示意图
苯丙酮一方面可以生成苯乙醛生产β-苯乙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谷氨酸的转氨作用形成L-Phe。但是在代谢途径中,DAHP合酶和预苯酸脱水酶受到了L-Phe的反馈抑制。虽然在微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但是由于代谢途径过于长,支路又太多,存在了许多抑制作用,使得最终产物β-苯乙醇的含量非常低。
(2) 艾氏途径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L-苯丙氨酸分解形成为酪氨酸,酪氨酸再经过尿黑酸降解转变为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但是在微生物细胞中,L-苯丙氨酸的分解代谢途径并不是唯一的,至少存在两种途径。其中一种就是肉桂酸途径,降解过程的第一步是苯丙氨酸脱去氨基生成顺式肉桂酸,比如,抱酵母(Sporobolomyces roseus)的细胞中和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的细胞就是通过此途径。对于把氨基酸仅作为氮元素来源的微生物,肉桂酸进一步降解已经失去意义,但对于利用氨基酸作为碳元素来源的微生物,肉桂酸在经过原儿茶酸进一步降解为3-酮基乙二酸后,就会进入到TCA循环中[7]。
在微生物的细胞中,L-苯丙氨酸分解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氨基酸的转氨作用形成苯丙酮酸,再经过脱羧生成苯乙醛,苯乙醛在氧化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β-苯乙醇,其代谢途径见图1.1,这个途径先是由艾利希(Ehrlich)在1907年发现[8],为了纪念和感谢他在这方面的卓越贡献,遂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条合成β-苯乙醇的途径。
L-苯丙氨酸脱去羧基生成苯乙胺,苯乙胺随着有氧化特征的去氨基作用生成苯乙醛,苯乙醛再经过还原反应也可生成β-苯乙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个反应很难发生,因为在酵母菌的细胞中,β-苯乙醇由哪一条途径来合成,取决于培养基中氮元素源的种类,只有当L-苯丙氨酸作为唯一氮元素源存在时,艾氏途径才能够占优势。如果在反应环境中,有其它更容易被利用的氮元素源存在,就算在较高浓度的L-苯丙氨酸的条件下,L-苯丙氨酸仍然会有一部分通过其它途径被代谢[9],例如L一苯丙氨酸就会通过肉桂酸途径,降解为3-酮基乙二酸进入TCA循环中,而且这个降解途径不能完全被抑制。所以,在任何条件下L-苯丙氨酸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β-苯乙醇
- 上一篇: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设计+CAD图纸
- 下一篇:年产600吨醇醚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图纸
-
-
-
-
-
-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