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仍有部分教师坚持认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文课的唯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工具能力。这些教师中,既有受传统语文教育观念影响的教师,也有无学理式的断章取义 “三老”(叶圣陶等)的语文学说或“语言学派”观点中的唯工具说的看法比较偏颇的教师。
在具体的语文教育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师津津乐道于以训练为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他们喜欢一字一句地给学生讲解词义、句意,把一篇蕴含思想感情、血肉丰满的文本拆解开来,细致地分析用词、手法等,却很少去挖掘文本的内涵。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先是让学生解读生字词,再让学生分段、概括文章大意,接着就是对每一段的描写手法、写作技巧一一进行分析。整堂课的侧重点都放在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上,忽略了作者对当时读书人悲剧命运的同情以及旧社会科举考试制度对读书人身心造成伤害的愤激等文本所包含的感情。长此下去,学生在面对阅读材料时,虽然能很快地将文本分解或分析,但难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今后的素养发展极其不利。
(二)只注重语文的人文性:部分教师改革热情过猛
新课改一出,有部分思想先进的教师便怀着一腔热血,满腹希望地投入到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军中,于是各种新奇的想法、创新的方法接踵而至。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凡事得讲究个度,什么事做过头了都会得不偿失。
新课改跟之前“语文教学大纲”统领下的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课改给语文课程增添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新任务。由于语文界长期以来一直受“语文工具论”这一观念“统治”,当出现新观念时,很多人便积极探索语文的出路,于是出现了生态语文、主题语文、组块语文、诗意语文、深度语文等新词汇。
我们以深度语文为例分析课堂价值的体现。深度语文强调对文本的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提倡文本解读个性化;课堂上,师生之间以深度对话互动,强调课堂的“思想风暴”,甚至游离文本进行随意发挥。虽然深度语文也提出注重语言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常常很隐蔽或被遮蔽,亦把语文教学引向迷失自我的歧途。
(三)注重两“性”,但顾此失彼:部分教师在“教育乱象”中挣扎
在新课标的语境下,很多人很欣然接受了语文课程教育价值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标”文本的结论。教师观念似乎在新变,但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标的含义,当面对风云际会的当下语文教育现象,在课程实践方面围绕语文课程价值的两“性”,进行艰难地加减取舍,往往顾此失彼,实施新课标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有些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有时考虑到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而对学生感情的培养存有不足;有时考虑到了培养学生素养,又忽视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
既然当前语文实践存在这些教育价值二元对立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 摆脱语文教育价值二元对立的合适路径
课堂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师生双方共同的合作,而“双主体”或“多主体”观念下主体之一的教师作用不容忽视。教师的观念影响学生的观念,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影响课程价值的发挥。摆脱语文课程价值的二元对立矛盾,从观念和实践层面上进行积极地探寻,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合适路径。